續上一篇
電影節有點變質了
商業的味道重了
紅地毯、大明星和鎂光燈成為了主角
今年藝術節的開幕電影《母親》鬧了個笑話
令眾怒難平
事緣在劇終後有主角的獨白和電影畫面,其實那是整部戲的靈魂
《母親》,我也有看
山田洋次以七十幾歲高齡創作出這部作品
母親失去丈夫,獨力撫養兩個女兒
不是催淚煽情的那種,而是將生活的苦與樂,思念與掙扎娓娓道來
加上淺野忠信的幽默
(我很喜歡淺野忠信,岩井俊二的Panic和侯孝賢的《咖啡時光》都有他的演出呀)
令電影生動有趣
劇終時我已哭得淚流滿面
加上丈夫的獨白,更帶引著觀眾的感情,沉溺於電影細細碎碎的片段之中
所以,那段獨白無論在感情和結構上都很重要
只是
今屆電影節鬧了一個笑話
就是當螢幕播放回顧著電影的重要畫面,觀眾在感動落淚,主角在獨白時
觀眾卻聽不到任何來自電影的聲音
只聽見兩次酒會的通告
令在場觀影的人怨憤四起
那時導演和主角都在,電影節如此不尊重電影本身
實在太失禮
幸好我看的不是開幕的那場……
而且,不知為什麼,電影節的電影以往幾乎全都是在政府場所播映的
例如文化中心和大會堂…
近來轉往普通,好像朗豪坊、Element的 The Grand cinema…
氣氛已大不如前了…
不過,話雖如此
今年的選片有驚喜
「捷克青春夢」的專題很不錯
《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很有意思
從一個年青時追尋酒色財氣,結果因共黨入侵捷克而入獄十五年的矮小男人的自嘲中,道盡蒼涼處。
電影幽默風趣地描繪上樓社會百態和服務階層的百態
以捷克的歷史串連(其與德國和蘇聯的瓜葛)
小人物與大時代
真的很好看~
如果電影中心上的話,很推薦大家去看
另一齣是《華麗安琪兒》
哈很賞心悅目的一齣戲,很多貓貓狗狗
很美麗奪目的衣飾和天堂般的洋房花園
這些是女主角,天才女作家所追求的夢
就只是夢而已,一個竟比現實不堪的夢
但畢竟,電影的節奏是輕快的
因為那是她幻想出來的夢
這齣電影中心已經上了呢~
也是值得一看的
《In the City of Sylvia》和《Three Woman》各有特色
前者看的是近乎無聲的影像
導演說是回歸電影的本質,說的是人在城市與眾人擦身而過,
你凝視我,你以為認得我,你忘了我,你追尋我,最後在城市各人離散。
後者說了三個伊朗女人的故事,我其實很喜歡
三個追尋自我的故事
一個憑著僅存的記憶回到過去,一個與自我僵持著,一個要在公路上追求自我
我蠻喜歡女性題材。
還有的,不詳說了
總之,來年電影節再說吧
希望來年的宣傳口號
不要再是「全城閃身撲飛爭住睇」
前年的意念很好
「張開眼睛」
看電影,就是張開眼睛看世界
原來結伴看香港電影節不知不覺已經三年了
謝謝你擁抱著我陪我一起張開眼睛
--